五湖四诲5123取四海之财—官方网站

实施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应对疫情大流行
2020-07-15

实施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应对疫情大流行



汪红驹,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理论室副主任,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学、货币经济学、投资与风险管理、资产定价理论。曾参与多个科研项目研究;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并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一、新冠疫情导致财政收入增速大幅负增长

(一)新冠疫情对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的负面冲击比2008年金融危机还严重

2020年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国内很多地区采用了网格化管理方式,防控疫情;多个国家实施入境管制措施,中国国内以及国际经济活动受阻,对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都产生了严重冲击。2020年一季度实际GDP负增长6.8%,名义GDP负增长5.3%。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4.3%;全国税收收入同比下降16.4%。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受疫情冲击出现负增长,其下降幅度高于2009年一季度。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2009年一季度,中国实际GDP增长6.4%,名义GDP增长6.6%;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8.3%,税收收入下降10.3%

1 财政收入与税收收入累计增速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累计增速大幅放缓

2020年一季度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2577亿元,同比下降12%。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696亿元,同比下降30.6%;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11881亿元,同比下降10.7%,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1117亿元,同比下降7.9%

2 各个季度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计同比增速

二、疫情防控阻隔经济活动,财政支出负增长

(一)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负增长

2020年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5284亿元,同比下降5.7%。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7173亿元,同比增长3.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8111亿元,同比下降7%

3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同比增速

分类别看,13月累计,主要支出科目中除了债务付息和卫生健康正增长外,科学技术、城乡社区支出、交通运输、节能环保、文化体育与传媒、教育、农林水事务等都出现负增长,社会保障和就业负增长0.7%

(二)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支出大幅下降,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增长拉动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正增长

2020年一季度,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9749亿元,同比增长4.6%。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支出194亿元,同比下降33.6%;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9555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12577亿元,同比下降26.7%

4 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增速

(三)地方财政收支分化,部分地区财政困难加剧

受疫情影响,一些地方基层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面临较大压力。财政部在2019年四季度已提前下达转移支付6.1万亿元的基础上,2020年以来预拨均衡性转移支付700亿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406亿元,增强地方财政经费保障能力,支持地方做好疫情防控和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地方财政收支分化巨大,部分地区财政困难加剧,财政收支平衡风险有所显现。中西部地区的部分城市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大幅下降,北京、深圳、贵阳等大城市财政收入负增长,但财政支持力度大幅上升,地方财政收支差额大幅扩张。中西部地区个别市县级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困难,如果省级财政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不及时,可能影响这些城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包括工资和社保等),影响社会稳定。

注:截至2020424日,287个地级市种有部分城市数据为数据缺失。

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可能进一步加剧,并且有向金融领域传导扩散的苗头。部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到期债务无法按时兑付,引发债券市场的流动性风险和情绪震荡,相关地区的新债发行出现困难,导致区域性融资困难和资金成本抬升。

三、生产和需求循环不畅、有效需求不足是财政收支大幅下降的根本原因

(一)生产端数据下降幅度小于支出端,预计存货大幅度上升

从生产端数据看,2020年一季度GDP下降6.8%,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下降3.2%9.6%5.2%。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67.3%,比上年同期下降8.6个百分点。从支出端数据看,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6.1%,制造业投资下降2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低19.0%(网上消费下降0.83%);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上年同期名义下降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12.5%。出口(以人民币计价)累计下降11.4%,顺差983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80.1%。目前公布的生产端数据下降幅度都在个位数以内,支出端数据多数在两位数以上,预计滞后公布的存货数据存在较大幅度上升的可能性。

(二)居民就业和收入情况好于消费支出下降幅度,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需求下降

一季度没有出现大规模裁员,就业形势总体平稳。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是5.9%,比2月份降低了0.3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61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0.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3.9%。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08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下降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12.5%。鉴于这些数据判断,疫情期间居民储蓄比重会上升。

(三)货币供应增长加快和贷款增速放缓印证有效需求不足

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10.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3个和1.5个百分点,其中准货币(包括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和其他存款)同比增长12.2%,比上年同期高1.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同比增长5%,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个和0.4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增长12.7%,比上年同期降低1个百分点。一季度对居民户新增贷款1.2万亿元,比去年减少6000亿元。贷款增速放缓,对居民新增贷款减少;货币供应和储蓄存款增速提高,充分反映了表明疫情防控状态下,货币流通速度降低、居民贷款需求不足和对未来收入的悲观预期。

(四)在货币供应增速加快的背景下,CPI和PPI环比负增长加快,凸显有效需求不足

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回落,CPI环比由2月上涨0.8%转为下降1.2%,核心CPI(扣除能源和食品)环比连续两个月负增长。整个一季度CPI上涨4.9%,比1-2月份回落了0.3个百分点。疫情全球大流行之后,国际原油需求大幅减少,沙特与俄罗斯限产谈判破裂,原油价格大幅下跌。20202月和3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环比分别下降0.5%1.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3%1.1%

(五)财政赤字的乘数作用减弱,赤字规模扩大不能抵消实体经济有效需求不足

正常年份,财政赤字规模扩大可以促进经济倍数增长。疫情发生后,虽然财政政策扩大疫情防控和救助病患支出,加大“三保”支出力度,加快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务,缓收部分企业和个人税收;但是疫情防控阻隔经济活动,一次性财政赤字支出难以带动实体经济后续支出,乘数作用大大降低。2020年一季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支逆差9300亿元,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逆差7172亿元,两者合计逆差16472亿元,比去年同期扩大6918亿元。即使财政收支逆差有较大幅度提升,一季度GDP仍比去年同期萎缩11559亿元。

5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支差额和政府性基金收支差额合计

(六)一季度地方政府债券加快发行,但增发力度小于2019年一季度

20201-3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6105亿元。其中,发行一般债券5065亿元,发行专项债券11040亿元;按用途划分,发行新增债券15424亿元,发行再融资债券681亿元。

2019年一季度相比,2020年一季度增发地方政府债券2038亿元,与2019年相比少增9834亿元。因2020年一季度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基金性预算收支差额合计占GDP比重已经上升到12%,地方政府债务的进一步扩张受财政赤字率限制。

6 地方政府债务发行(累计)

7   财政收支差额占名义GDP比重




                                     (来源:NIFD季报)









Baidu
sogou